5-16-43-5同济二附中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与体育课以外伤害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0-01-07 09:07:31   来源: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同济二附中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为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树立“安全强身”意识,保证体育教学健康有序开展,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1、体育组全体教师要树立安全意识,常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任课教师要对

学生进行安全锻炼相关知识的宣讲。

2、要求学生上体育课时穿宽松合体的衣服,最好穿运动服,严禁穿塑料底的鞋

   或皮鞋,应当穿运动鞋;严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头上不要戴

   各种发卡;严禁携带小刀、钥匙等尖锐、硬质物品。

3、教师应进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传授、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一些体育

   与健康基础知识,避免和处理一些小的运动伤情的做法和方法。

4、教师应遵循体育教学(运动)规律,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对技术难

   度要求较高的动作,要讲解充分、示范准确、要求具体、层次分明,循序渐

   进地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5、依据各类体育设施的安全标准,经常对所有体育场地、器械进行彻底的摸底

检查,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存在安装不当、使用期限已过、老化等使用

隐患的,要立即修理或做报废处理。学校不得购置劣质和不合格的体育器械。

6、教育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检查体育器械,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体育

器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的自我保护与自救意识。

7、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对课上出

   现身体不适的学生,教师应主动询问,及时处理。学生如有伤、病或女生经

   期遇不适合的项目,可安排见习或适当照顾。

8、教学中教师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在准备、学习、练

习等环节均安全有序,不得出现教师离场等严重安全问题。课结束时,教师

要采取有效的放松手段,及时消除学生的身心疲劳,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

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学校卫生室。

9、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意外受伤,教师要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参照应急预案)并

及时报告学校领导。

10、残疾学生或患有严重疾患、或因其它身体原因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课的学生,

由本人凭三级医院证明向班主任、体育组提出申请,经卫生室登记、审核后,

免修体育课。

11、每次上课任课教师应根据授课项目和内容特点,提出安全要求,学生应按要

求进行锻炼。

12、若教师失职造成损失或伤害事故,视损失和伤害事故的具体情况担负相关责

任。

 

 

 

同济二附中体育课及校运动会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安全顺利开展,学校行政部门及其学校体育教研组、医务室务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学校体育安全工作、职责明确、制度完备、措施得力的长效运行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结合体育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及广播操的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防范措施

1.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

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注意的事项。

2.体育教师要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3.体育教师要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配合,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

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

  4.学生上体育课,教师要指导他们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避免肌肉、韧带拉伤。

5.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要穿着符合规定的服装和鞋。

  6.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

  7.学生不得攀爬有关体育设施。

8.高温时段学生体育课因地制宜,有序地安排学生及时补充水分,或安排到室内,以防

学生中暑。

  9.依据各类体育设施的安全标准,检查体育器械,确保使用安全。

10.教育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检查体育器械,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体育器械,

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的自我保护与自救意识。

12.学生参加广播操锻炼,班主任有责任合理安排学生出教室,下楼梯,确保出现拥挤

而发生伤害事故。广播操完毕,按照规定的退场顺序,由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回教室。

(二)应急措施

        1.遇有学生发生摔到、晕倒、冲撞等伤害事故,应立即组织救护。

        2.维护现场情况。

        3.立即通知医务室,医务室根据其症状,作出决定是否急送有关医院或校医务室自行

处理。

        4.及时上报学校主管部门有关情况并通知相关班主任。

        5.如需外出医治,及时联系学校有关部门,准备车辆。

        6.及时送至就近医院,协作卫生机构救治伤者,并及时通知其家长。

        7.教师于1小时内形成书面报告。

        8.保险介入:通知保险公司介入。

二、学校举行运动会中伤害事故预案

        (一)防范措施

        1.科学合理选择安排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比赛顺序、比赛场地、观众席等事宜。

        2.认真检查场地、器械及其他有关用具,及时修理更换。

        3.对参加比赛的执行裁判员、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让其知道各自担任执法

的项目有些什么安全隐患。在比赛中作相应的措施,合理操作。

        4.安排一定数量的纠察人员,对比赛场地秩序进行管理,特别是投掷项目、跳高、跳

远等场地的观众秩序管理。

        5.设置医疗站,安排好医务工作人员。

        6.定车定司机就近定停车点,随时用车。

    (二)应急措施

        1.比赛中出现伤害事故时,及时送至医疗站或请医务人员至现场,进行初步的处理。

并通知车辆准备。

        2.通知运动会大会组委会、学校领导。

        3.安排医务人员、有关教师及时将伤者送至就近医院,协作卫生机构救治。并通知其

家长。

        4.有关项目裁判长形成书面报告。

        4.保险介入:通知保险公司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