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文和谐发展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armony with Humanity

一线教师如何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发布时间:2020-03-19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访问量:

一线教师如何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不少中小学老师对教育教学研究不乏热情,但往往不知道怎样才能选择和确定一个好的研究课题。裴娣娜教授曾经提到,“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可见,选择和确定课题在研究工作中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笔者的经验,中小学老师可从以下方面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一、怎样选择研究课题

课题始于问题, 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我们研究的起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观点在管理学上被称为“吉德林法则”。该法则告诉我们,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对于一线老师来说,应该认真思考,哪些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可以提炼成为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从日常教育生活的观察体验中选择课题

教师应该把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经验作为研究的起点,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入手,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教学现象,提出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老师们平时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有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辅导学生、班务管理等,都可以当作我们的研究对象。成都市某小学一位女老师曾经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些问题:班级管理事务主要由班主任承担,班主任工作压力较大;班级管理的手段脱离生活,单调乏味,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不高; 学生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足够尊重,学生自主管理的程度偏低。面对这些问题,她反复思考: 哪些班级管理策略才真正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 最能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而让他们接纳并喜欢,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基于以上思考和分析,该老师确立了一个基本思想, 就是让班级管理成为每一个学生都乐意参加的活动。在此思想指引下,她选择确定了“实施‘生活模拟式’三大管理策略,提升小学高段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几年时间下来,该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研究成果还在本区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所以,中小学教师所作的研究,必须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展开。如果没有这样的问题,就难以激发教师研究的愿望与冲动;而没有研究的愿望与冲动, 教师将难以产生可持续性的研究行动。“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老师说过,“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粒粒‘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美丽的项链”。问题就在老师们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体验中, 它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思考分析能力, 在不断的思考中,将“问题”转化提炼成为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二)从学习已有研究成果中挖掘新的课题

创新是研究的基本要求。北京教育学院陈丽教授认为,选择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是创新,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同一个问题也是创新, 将某个理论、某种方法应用到新的研究领域中也是创新。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通过长期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线教师可以在学习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去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比如, 作文评改作为作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对它的研究层出不穷,很多有经验的老师研究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如徐延春提出的“合作型”作文评改法、许光平提出的“四步”作文评改法、张鼎盛的“启发式批改作文法”、李林甫的“分数和评语:变静态为动态”,等等。成都市某中学的两位老师通过学习反思这些成果, 探索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初中语文作文“三段五环”的评改模式,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作文评改方式的路径。

(三)从教育争议中发现课题

近些年关于“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争论不休,而一线教师可能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是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的。现在很多地方倡导“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有些一线老师发现并不完全适用,发出疑问:“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一点就不适用了吗?又如,接受式学习与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关系也是常常引起争议的问题, 一线老师均可做一些深入研究,这样既可以澄清问题,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四)从教育科研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选择课题

在我国, 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都有比较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比较完善的课题申报程序、申报办法。一般来说,这些机构在组织研究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时,往往要发布课题指南。这些课题指南,为学校和老师提供了研究的选题方向和范围, 老师们可以从中选定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值得注意的是,课题指南中列出的项目并非一定等同于课题本身,它只是选题参考, 列出的也往往是一些重点研究的领域和方向,一般不宜直接将其项目作为课题题目。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学科、班级、学生的特点,从一个小的切入点着手,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课题进行研究。

(五)从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中提出课题

国家颁布了许多教育的政策法规, 一般表述都比较原则,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使之真正落实,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如教育部拟订了“减负新十条”向社会征求意见,如何寻求“减负提质”的途径,如何“让学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学校生活”,这些都可以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二、如何确定研究课题

在从问题出发选择课题后, 只是确定了研究的方向,还必须对其进一步聚焦,以最终确定研究的课题。为此,可追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对我的日常教育教学有很大影响吗? 这个问题我能解决吗?如果对这两个问题都能作出肯定的回答,一般来说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确定为研究课题。

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在对课题研究方向精准聚焦中确定研究课题

教育教学中没有被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有些老师往往对几个研究方向都感兴趣。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教师如果要在某方面出成果、有成就,一定要把主要精力聚焦在一两个方向上。这里所说的研究方向, 是指教育教学研究者在长期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中,认定适合自己兴趣、条件,而且应该着手解决的一定范围的问题。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老师直接把“学校发展研究”“质量提升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研究”“学生成长研究”等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这些课题虽然是老师们关心的普遍性问题, 但是问题范围太大,任务不明确,仅凭教师个体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我们可以把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看作是面和点的关系,那么研究方向限定研究课题的范围, 而研究课题则是在研究方向中从面到点逐渐筛选出来的。

(二)在对课题名称准确表述中确定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往往体现了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的信息,表述非常考究,必须经过反复推敲,确切审慎地确立。北京教育学院陈丽教授从目前大量的课题研究中, 归纳出了在课题名称表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课题名称与实际研究内容不符;“口号式”的课题名称,看不出研究者实际上做的是什么;研究对象界定不清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不能很好反映课题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象和目标,显得大而空;概念使用不规范,使用自创的词汇或者一些缩略语,等等。课题名称的表述虽说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表述必须准确。老师们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通过课题名称的准确表述来确定好研究课题。

1.明确课题名称包含的要素

课题名称是研究内容的提炼和浓缩, 应反映出研究的核心内容。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能够准确表明三大要素: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比如,“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教师工作量的调查研究”课题,从课题名称上来看,研究对象是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教师, 研究问题是教师的工作量,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成都市棕北小学的“促进外籍小学生适应随班就读的个案研究”课题, 从课题名称上也能看出, 研究对象是外籍小学生,研究内容是随班就读的适应性,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

2.课题名称宜小不宜大

这里的大和小不是说研究价值的大小, 而是指研究的内容,指课题名称要与研究内容互相吻合。课题的表述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题目中关键词的内涵与外延, 可以通过给关键词使用限制语的形式来表述课题名称。一般而言,所选题目短语和中心词的限制越多,问题就越聚集。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明确的界定,如研究对象有哪些,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含义怎么理解,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是什么。

3.课题名称表述应清晰、准确、规范

有一所学校关于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一个课题名称是“象征性跑步游全球”,让人一看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有些老师喜欢在题目中使用缩略语, 有些老师喜欢在题目中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会导致研究内容不清晰、不准确。有一所幼儿园的几位老师的一个课题名称“基于‘活’教育理念下,‘小树苗’社会化大游戏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就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研究内容就显得不清晰、不准确。

4.课题名称可体现研究的创新点和生长点

虽然说一项课题研究并不是一定要在课题名称中表明创新点和生长点, 但是若能从课题名称中体现研究的独到之处,这肯定会让人眼睛一亮,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几年研究有效教学的课题很多,但在课题名称中能体现出研究的创新点和生长点的课题却有限。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的研究课题“核心问题教学中的学生深度体验实践研究”(详见本刊2015年1期),在题目中就体现出了“学生深度体验”这一创新点,凸显出了研究的生长点和生命力。该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2014年荣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说, 教育科研改变着教师的行为方式,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活力,生活更有质量和更加精彩! 愿以此与教师朋友们共勉。

本文转载自《教育科学论坛》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