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文和谐发展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armony with Humanity

科研信息简报 2018年第三期

发布时间:2018-06-19  文章来源:  访问量:

【教育资讯·国家政策】

摘自:《在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起点上》   

近年,尤其在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政治上的正风肃纪、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和各项精准扶贫工程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为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义务教育公共性进一步强化。2016年新修订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首次使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有了法律和制度保障。教育部首次提出“多校划片”的招生政策,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致均衡。同时,提出了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极大地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长期以来制约义务教育公平的“择校和大班额”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极大地改善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状况;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严格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从而在法律上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学校的办学秩序和办学行为,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务教育公共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办学体制改革推陈出新,现代治理体系有序推进。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和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学制改革试验等,有效缓解了“办学类型单一”“办学机制不够灵活”“千校一面”“优质资源稀缺和分布不均”这些长期以来困扰和制约着我国义务发展的主要矛盾,极大丰富了义务教育供给类型。推进“管办评”分离是现代学校治理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的关键路径。全国各地围绕管办评分离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社区共建的学区管理模式、学校管理权力清单、第三方评价、校长职级制度、家校合作、学校章程建设、教师评聘分离等,激发了学校内在的办学活力。

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取得大突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迎来新进展。2016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三级,设置正高级职称,并修订了评价标准,将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纳入了考核系列,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建立了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极大地调动了近千万义务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随着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实施,通过特岗教师、城乡教师交流、对口支援、精准扶贫、采取班师比和师生比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城乡师资配备标准,有力拓宽了乡村教师的补充渠道和补充机制。全国许多地方因地制宜出台了乡村教师住房医疗保险政策和补助措施、多途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标准以及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拓展了广大乡村教师的晋升渠道和发展空间。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掀起课程与教学改革新高潮。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它不仅是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和具体化表达,也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了操作化的路径。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成为全国各地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和核心议题,各地围绕核心素养落实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推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尝试,课程整合、项目学习、走班制教学、小组合作学习、STEAM课程等,许多新的课程和教学组织方式得到广泛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2016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则是岁末年初政府向学校和全体中小学生敬献的一份大礼。

随着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深水区,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在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全社会凝心聚力,继续谱写义务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教育资讯·学术动态】

摘自:《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4+1”》

4+1”是什么?

4+1”最大的特点是把分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优势融合在一起,4天采用分学科课程模式实施小学课程中的基础课程,1天采用教师包班形式实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以“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组织”“身边科学”“地球空间”“技术工程”等六大主题为轴,结合PYP课程和STEAM课程,打破课时界限,模糊学科边界,让学生进行探索性活动。

学校所有的空间都是学生的“学习场”。由于所有的项目设计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关联,学生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探究和实践,环境成为教学拓展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各种场地包括操场、图书馆、实验室、教室以及校外的科学中心、自然、社会、艺术、历史等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和公园、街道、社区,成为学生学习和完成项目的场所。传统的在教室内进行封闭式学习的方式被彻底改变。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生以完成项目和解决问题为驱动力,实现设计、预设、实践、观察、修整、分享的过程。能力强的学生个体可以摆脱传统的结构化课堂教学对个人学习与设计活动的约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能力;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或在团队其他成员的帮助下,根据分工职责,有主动性和针对性地完成项目中的分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动态地建构知识和概念,培养跨学科的思维品质,激发好奇心和兴趣。

1”的设计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将严肃的学术标准与亲和的儿童视角相融合,将知识放入真实的情境中,用课程之间的联结支持和促进儿童的探索,用教师和儿童共同的探索塑造、重构课程。“1”的课程设计包括主题、能力、任务、实践四个维度。

如何成为“4+1”教师

每周,教师4天时间在传统的分学科课程模式下教学,另1天要完全切换到项目化学习的课程模式当中。这一过程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极大的挑战。

首先,教学内容需要从教科书转到基于问题的项目化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问题的设计者,而是要帮助学生在与生活相关联的情境中进行问题的个人识别,通过质疑展开有意义的探究活动。要胜任项目化学习,需要对教师进行大量的培训和跟踪式矫正,需要教师参与到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分别以教师身份和学生身份教与学。

其次,广博情境中的知识与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成为教师设计的根基。跨学科项目化课程需要知识的广博性和联结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支持学生进行主题式项目研究。

再次,教师需要从单一传授的策略转化为质疑探究的教学策略。在质疑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探究过程的合作者、课堂情境的调控者和评价者,教师甚至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一起学习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探究过程大于探究结果,教师要创设一个允许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要学会等待学生,要充分允许学生试错。

(材料来源:人民教育)

摘自:《项目化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法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在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

一、开展学生自主学习

项目化教学法是以教师制定的项目为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技巧。

二、激发学生探索能力

科学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也离不开人类的探索。物理是用于其中的基础学科,同样需要人们不断激发自身的探索能力。作为学好物理的必备素养,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对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物理和发展潜能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在项目教学中体现为学生需要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会自然而然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于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提升自身综合运用能力。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进行指导,辅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一来理论与实践在项目学习中得到融合,成为了学生真正消化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

四、学生自我展示评价

项目完成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与评价,从中总结知识内容,传授学习心得。我通常会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让每组学生对自己组内的学习成果进行讲解,并让大家一起讨论和评价。如“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之后都有了不少的收获。电磁感应也就是“磁生电”现象。部分学生经过学习探讨找出了导体切割磁感线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1),电路要闭合;(2),回路中磁通量要发生变化。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还有的同学描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指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举例说明:当回路内的磁场方向向下并且磁通量增加时,由于要阻碍磁通量的增加,所以感应电流会产生方向向上的磁场,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楞次定律类似于惯性,是一种维持原来状态的表现,我们也可以用“来拒去留”描述这一规律。

教师运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学生摆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而学生在结合实践与理论知识,完成项目任务、总结与评价的过程中,既提升了对自身物理学习情况的认识,也收获了乐趣与信心,从项目化的学习方法中受益良多。

(材料来源:华夏教师)

【教育资讯·他山之石】

摘自:《创新教育驱动立德树人——安徽巢湖一中STEAM教育的观察》

作为一所地处非核心地区的中学,近年来,安徽巢湖市第一中学的 STEAM 创新教育成果引人注目。2017届的薛方融同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完成了数项科技成果作品。其中,《基于FPGABMS方案研究》研究报告被 SCI 期刊录用,是全巢湖市发表 SCI论文的首位高中生。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力,该校学生已取得近 30 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内外不同级别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十余篇创新研究报告。

学生创造力的萌发,源于该校对创新教育体系的打造。为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合格人才,在巢湖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巢湖一中时任校长李斌与王晓光、胡家曙、刘德海等三位副校长组成学校创新教育专项项目小组,并在 2014 年专门成立了创新教育中心,通过与美诚教育集团合作量身打造了一套符合校情的STEAM创新教育体系。短短几年,该校从一所只专注文化课的传统名校,蜕变为巢湖市最具特色的 STEAM创新学校。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巢湖一中对于信息化条件下创新教育的教材、教师、教具、场馆、课件、教学评价等要素,几乎没有任何积累和储备。创新教育首先需要从内部突破,革新校内教育的诸种传统做法。

    首先,需要打造创新教育的内容体系。创新教育的首要挑战是教材,即教什么的问题。很多创新教育往往忽略了方法论的学习,事实上,创新活动本身是需要方法论指导的,例如国际上流行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就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巢湖一中通过引入外部教研力量开发出校本课程,开设了诸多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思维方法论”“创新工具论”“创新项目实操手册”等,全校每个班级每周都安排一定的创新教育课时,这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变化,使其创造性活动有了方法论的指导,而不再是盲目的“试误”。

    其次,需要构建混合型教师团队。在教学方式上,有些教师习惯的“黑板+粉笔+教材”的填鸭式教学,往往会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挥。STEAM教育的教师是组合式、团队性的,不仅具有跨学科性和专业性,而且要扮演多种角色,如导师、专家、项目经理等,因此能够较好契合STEAM教育项目实施的需要,让外部教师与校内教师进行良好对接和衔接,形成团队的多样化、多层次组合。

    此外,教育环境需要从教室转向场馆。创新教育离不开物理环境,纵观国外经验,场馆教育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式,不局限于一室一地,而是根据项目需要,综合利用和改造校内外各种教育场所。为此,学校不仅创建了创新教室、创新实验室等,还改造了图书馆、科学实验室、教室走廊等,初步实现了创新教育场馆化的转变。

    开展创新教育,不是要和既有教育现实进行人为切割,相反,成功的创新教育必须与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进行优势互补。通过八年的实践探索,经历创新教育的学生与同龄人相比,在五个方面有重大变化:

    时间观念。巢湖一中既强调学生学习时间的效率性,也强调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学校对创新教育的课程安排进行了精心合理的规划,统筹安排学生的时间,有效减少了浪费。

    创意可视化。通过创新思维校本课程,巢湖一中90%以上的学生都在高中阶段提出了自己的创意,学校挑选了部分学生接受导师团队的一对一指导,将学生的创意变成具体的项目,其中一半以上的成果申请到了专利,1/3的成果公开发表。实践表明,高中学生有能力进行创造,并且能做出获得高校和社会认可的成果。

    价值体认。通过STEAM创新教育的实施,学生通过信息化条件下项目式学习的锻炼,将想法逐步具体化,把学习与目的、价值、爱好真正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从价值体验到价值内化和价值引领的转变。

    学业提升。相比其他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对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带动了其学业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学术发展。在学术研究方面,接受过创新教育的学生在拿到研究任务后,无论是选题和开展研究都能更快进入状态。

    在创新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巢湖一中让创新教育尽可能地可学可推广,更重要的是让各有关主体对创新教育的成本能够充分认知并合理分担,以便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

    一方面要认识到创新教育成本的客观性。创新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不一样,创新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刺激、诱导,因人而异,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出成果,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均要个性化,因此教育成本要比应试教育更高。

    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创新教育成本该由谁来分摊?创新教育是求异教育、提升教育,学校也应该承担一部分,因为开展创新教育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培养、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巢湖一中在项目启动初期,学校向机构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同时要求机构也要有配套投入;学校以创新成果为主要依据承担部分成本。

                                              (来自: 《中国教育报》)


【科研荐读】

目前,一些学校在教师的“研训”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培训的方式也不是教师所喜欢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师“恐研”的病根。如何让教师不再“恐研”?关键要远离“三大主义”。


消除教师“恐研病”

朱华忠

原载《校长月刊》2006年第11

抛弃形式主义——多一些实在的引领

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活动和计划的虎头蛇尾。一些学校对教师备课的检查,多是注重备课的形式,只检查备课的节数,而不关注教师备课的质量;只是检查,没有评比的督促机制。这样的检查多是走过场、例行公事,教师也是将以前的教案或者是教参上现成的教案草草抄下来交差。这样的检查,只是行政命令式的,是外在的,不是教师心理需要的,不是教师主动需要的。这样的活动,只是给教师一些疲倦的感觉,只是给教师一些应付的无奈。没有给教师尝到“教研”活动的甜头,没有满足教师的内心需要和愿望,而教师热衷于教学成绩,热衷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学习成绩可以说明教师的成绩,可以体现教师的工作质量。

如果我们对教师平时的备课检查中,多给予一些积极的肯定和奖励,进而将先进的经验向其他教师和学校推广,同时减少一些测试,淡化成绩决定一切的思想,这必定会调动教师的备课的积极性。如果再采取备课的优秀率与教师学期考核、评职挂钩,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形式主义的管理了。管理者应该从如何让教师在一些常规管理中尝到甜头、长了本领、多了智慧等方面进行思考和研究。如对集体备课活动制定具体要求,不仅有一份集体备课的教案和一些教学过程的探讨,而且需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化探索,要有每个成员的心得体会文章;对备课进行及时的评比和推广(推荐到校刊、期刊发表、评奖等),让更多的教师在活动中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的话,教师就不会把“教科研”当成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就会自觉、主动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并当成一种需要,一种习惯。


远离功利主义——多一些平和的心态

校长对办学质量的看法是影响“教科研”发展的关键。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如果还停留在看升学率的基础上,应试教育的模式不容忍“教科研”有很大的市场,教师也不会看重“教科研”的潜在魅力。现在的许多教师和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多是趋于功利化,为自己学校办学质量涂金抹彩,而不是真正地为教师的素质提高服务。

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学校搞请专家走进来讲座,或者是派教师参加各种上级的培训活动,或者是请本学校的教师开展的培训活动,出发点和初衷多有好的一面,但实际操作的简单和走过场,也使教师疲于参加,除非是关系到教师自己的职称问题,一些教师才开始想方设法地搞个论文评比的奖,或者是写一两篇文章,满足了职称的需要。于是,许多教师不再把教学教育科学研究当一回事,多是借口自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

在职称和评优、评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当场测试和考核,以考核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功为手段,让管理的方法创新来促进教师在平时开始养成“教科研”的习惯,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台账、资料等层面上。

走出务虚主义——多一些扎实的帮助

在许多时候,各级的“教科研“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而实效却平平淡淡。许多市级以上的评优课、论文评比,多是一种务虚的做法。一些评优课根本不能够反映出一个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而现在的评优课多是在评比之前告诉了参与的教师,这就是现在的许多教学活动,公开课成了“表演课”,而表演课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教师对“研训”活动的冷淡,产生一种投机心理,因为许多荣誉的获得,往往是几天的辛苦就能够得到。教育教学论文的评比更是一团糟,许多教师利用网络或者报刊,抄袭、东拼西凑也能够获得好的成绩。这样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不是真正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会使许多教师对平时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不重视,不积极参与,进而产生抵触或者是“恐研”心理,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对待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校本研究等活动,必须加强组织管理的优化和科学化,使教师心理上欢迎。如给教师每人发一本学习笔记,要求教师每月多摘录学习的文章,每月进行检查和评比,与日常教育教学的管理结合在一起;规定每个教师每月听多少节课的同时,必须有听课的反思和评价等文字的形成,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推荐发表。在此基础上,及时公布每个教师“教科研”的成绩和文章发表情况,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在开展活动上要精心组织,认真准备,而不是当着一种走过场的“运动”或者是台账资料的一种道具。

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上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但是,就是不能够把自己的做法写下来,没有语言组织和写作功底。为此,学校和教师只有把教与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才能够从心理上接受,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进而形成一种习惯,就会避免“只教不研,只研不教”的不正常现象出现,教师也不再害怕,而是喜爱研究。


【本期研修】

项目化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及其形成轨迹

——基于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视角

林琳,沈书生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在基础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项目化学习的应用。但是,对于如何通过项目引导学习者建立学科领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如何通过项目来促进学习者形成高级思维,并通过项目提高学习者解决面向未知领域的复杂问题的能力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本文提出可以从思维能力形成轨迹的角度出发,设计高质量的学习项目。通过梳理思维能力的内涵,分析项目化学习实践中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以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为参考,本文还提出了思维能力培养的层次说及其能力关注要点,以及如何通过项目实践中的行为记录来描述思维能力形成的轨迹。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形成轨迹;项目化学习;认知领域目标

爱因斯坦认为,所谓教育受益,应是在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即思维能力。人们学会了某种知识,那可能还仅仅只是在大脑中堆砌了一组知识,而形成了特定的思维能力则可能会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知晓如何将习得的知识应用到各种实际场景中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目前,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将项目思想引入基础教育课堂,对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协作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Markham (2011)认为,项目化学习其实是“知道”和“做到”的集合——项目化学习的重点不是重新定位课程,而是重新定位学生的教育;不是通过教材培养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经验激活那些无形的思维能力。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核心知识,并且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全程参与,共同关注问题的本质,寻求解决路径,帮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问题解决中的思考过程,进而提升其思维能力。有研究提出,项目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例如如何防比网络霸凌);第二类是为了设计一个模型(如设计一个宿舍多功能控制而板的模型);第三类是为了调查一个现象(如为什么冰箱的冷藏室有时会结冰);第四类是为了做出一个决定(如我们学校需要建立一个创客实验室吗)。这样一来,项目化学习就可以根据对项目类型及其目标的判断,通过创建问题解决的初始方案、组建合作团队。找到可用的各类资源、呈现研究发现和评估自己的发现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将从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实践入手,围绕在项目过程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命题展开,以期探索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轨迹,并借助项目的实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考虑到学习目标的多维性,在思维能力养成方而亦会存在变化,本文将重点从认知领域目标出发,思考如何提升学习者的思维能力。

一、要素梳理:思维能力的基本内涵

关于思维能力内涵的理解存在多种不同视角的解读:从哲学层而看,思维能力是人们借助特定的思维方式对思维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把握事物内在实质联系,形成新思想、新发现、新决策的能力。从心理学层而看,思维能力是人脑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过程,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将其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制作出思想产品。从社会学层而看,思维能力是运用创造性、批判性与元认知等方式,理解信息、经验与想法等所包含意义的能力。这三个视角都强调批判性、问题解决、决策以及创造等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是通过思维活动表现出来的,通过观察到的事物来推断出别的事物,将前者作为后者的信念依据或基础n因此,思维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使人类适应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工具。若将思维视为一种工具,那么思维能力则是有效使用该“工具”进行决策、问题解决和揭示意义等的能力。无论是哲学上的决策力,还是心理学上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社会学上的揭示意义的能力,都是从所观察到的社会背景或信息出发,对观察到的客观事物进行辨别正误、信息加工处理,或寻求背后的真谛,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综上所述,思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切入的角度不同,理解上亦会存在偏差,如果我们需要将思维能力作为培养学习者的重要内容,需要进一步理清构成思维内涵的几个重要要素:思维本质,在于引导学习者能够从现有材料中把握事物的内在实质联系、揭示思维的价值和意义;思维依据,用于帮助学习者产生认知的已有材料,包括信息、经验与想法等;思维过程,通过不同的思维活动,对已有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和整合,形成理性的重构或重组;思维活动,进行思维时,大脑所进行的具体活动,如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思维特质,以区别于一般的学习行为而言,思维活动将会表现出创造性、批判性与元认知等特质;思维结果,形成新的思维制品,包括新思想、新发现、新决策等。

二、现实境遇:项目化学习中的思维处境

项目化学习通常被理解成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试图集中关注于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理,通过让学生在参与有意义的任务过程中,形成积极学习,自主建构,帮助学生生成知识并形成新的能力。人们在倡导开展项目化学习时,对其形成了较高的期许:首先是将其看作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成了项目的提供者,并成为项目启动、实施、验收的顾问,学生则是项目实施的承担者,他们通过小组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是以真实情境为主线的学习背景,项目往往是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背景;第三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任务,项目通常会分解成一系列任务,学习小组会持续一段时间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并不断构建新的知识;第四是以作品为成果的学习结果,学习小组通常会以一定作品来呈现他们的学习结果,这些作品可以是论文、报告、设计方案或模式等;第五是以探究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追求,借由上述变化,表现在学生自身的,应当是一种能力的变化,即学生而向新生事物的探索和研究能力的形成。

将项目化的思想引入学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学校学习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学习的意义,建立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之间的关联,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世界中可能面临的诸多困惑。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就需要展开广泛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撞击,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学生从最初观念的建构到观念的变化,再到新观念的形成,隐含着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的变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是其通过内在的思维变化来逐步建立问题的解决路径,进而形成系统解决方案的过程。思维能力不依附于特定的外部事物,但可以借助于外部事物表现出来,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能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成为“研究者”和“问题的解决者”。本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对项目化学习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对于项目化与现有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将项目融入课程体系的核心意图等方而,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认知,并导致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第一,强调项目与真实世界的关联,却忽视了学科基础知识对项目的支持。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重视了强化项目与真实世界联系,主张培养学生应对未知世界的能力。然而,一些实践者在项目的选择、设计过程中,过于关注项目本身,忽视了项目的难度,忽视了项目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联,忽视了学生的系统知识体系的培养,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难以通过项目获得系统性知识;项目与学科课程知识的脱节。会影响到学生对项目价值的判断。也会影响教师对项目意图的判断,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在一些项目化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仅仅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对于他们形成结果的原因却不太关注,进而让项目化学习成为了孤立于学科体系的一种尝试,而非对教学的变革,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真正的重视。

第二,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一种变革,学生初次接触到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时,常常充满了兴趣,积极性较高。但是,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对项目本身的热情程度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一方而是由于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当他们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后,可能不知道如何多动脑筋以适应其变化;另一方而是由于学生不能够理解项目对建立知识体系的作用,不太愿意在项目开始前去思考其中的内在关联,到了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基础学科知识的支持,完成项目的难度也会增大。此外,由于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小组分散活动的要求,教师难以完整跟踪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有时要靠自己发现或纠正错误,这样一来,就可能使学生因为难以理解所学内容而增加完成项目的难度,削弱其完成项目的主观愿望。

第三,强调项目完成中的合作形式,却忽视了项目进行中的分工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既是项目中完成不同任务的分工要求,也是形成高质量问题解决策略的必然要求。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旨在促进学习者之间产生思维碰撞,在认知冲突与重构中,建立解决问题的集体智慧。但是,由于对项目的价值本身的认识局限性,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互相推托现象,小组缺少明确的分工,就容易导致工作量的失衡,甚至会出现部分学生代替小组完成项目的现象,进而导致“两级分化”现象。

第四,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积累,却忽视了对成果的完整性理解。在项目完成后,通常需要借助于特定的成果来呈现学习结果,这些成果是检验学生合作完成项目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用以展示其开展项目化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但是,对于成果包含了什么,却未形成比较明晰的认识,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会过于强调项目完成的最终制品,却很少关注形成制品的证据,尽管每个项目小组都能提供自己的学习成果,但是却难以表现出成果与所学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内在关系,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思维。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过程积累学习经验,进而形成解决更为复杂问题的策略。

第五,重视对项目完成成果的结论考核,却忽视了对项目完成中的思维过程的评价。应该说,目前的教学考核中,教师已经开始重视过程性评价,但是,对于该评价什么尚未形成科学、实用的标准,时而偏重知识与能力体系,时而偏重项目实施中形成的问题解决策略。虽然,这些评价都能够衡量学生的学习程度,但对于学生应用知识或技能的能力以及解决新项目的能力等,都难以给出更加完整的评判。增加对思维过程的评判,恰恰可以发现学生是如何应用所学的新知识或新技能,可以对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思维路径等形成比较完整的判断。

如上所述,如果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关注,项目就有可能会演变为孤立于学科体系之外的独立体系,不仅达不到促进学生建立而向未来的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还有可能会成为学生认知的新负担。反之,如果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则可以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学科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

三、实践探索:构建思维能力形成轨迹

当人们对学习与教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后,对于思维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高级思维、设计思维和反思等概念,都进入了研究思维的话语体系。一方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思维的重要性,另一方而,人们又对思维充满敬畏。一些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证明思维是可以改变的?如何验证思维是否发生?如何确认思维的培养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能力?

(一)从目标分类学说看思维与认知的关系

有的时候,研究者在描述人的认知结构变化时,也会自然地联想到“思维”一词,将“思维”与“认知”交叉在一起使用的。譬如在论及对学习者进行高级思维能力培养时,许多学者都会借用一些经典的理论来帮助人们理解思维的变化过程,如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马扎诺的新分类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以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为例,一些研究者认为,学习者如果达到了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认知层次,则可以认为他们具备了基本的思维能力;如果学生能够达到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认知层次,则可以认为他们具备了高级思维能力

2001年,课程理论与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和同事合作修订了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修订后的认知领域分类采用了“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突出了“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过程”之间的差别,其中,思维的内容(知识)包括从具体到抽象的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而思维的过程(认知过程)包括六个思维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每个层次的具体内涵如图1所示。


(二)从思维的过程看思维的形成轨迹

对于学习者而言,当他们拥有了知识以后,他们能否在不同的场景中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当出现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能否懂得如何去获取新的知识,或者通过某些活动过程推理出新的知识以满足问题解决的需要?而对这些问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自然成为了现实之需。

思维是认知的体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认知,它不会依赖于某些特定的知识体系,但又常常会借助于这些体系反映出来,思维能力的实质在于帮助学习者实现认知的迁移。透过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安德森等学者在其关于认知过程的描述中,是暗含了学习者的认知变化轨迹的,而这一轨迹恰恰又反映了学习者的思维变化过程。因此,我们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轨迹进行记录并对其作出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学生的能力变化。

有学者提出,思维能力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时期,重在让学生认识到思维的重要性,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起步和积累阶段,可以通过记忆能力掌握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第二阶段是发展时期,重在激发和组织学生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激发和组织思维已经积累了相应的思维技能,能有效地理解和应用程序性知识;第三阶段是成熟时期,重在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能有效应用自己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不断积累思维技能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思维能力,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熟练地应用这些思维能力,对元认知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能对生活中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评价和创造。

以阶段论描述思维的形成有其合理逻辑,可以帮助读者确立能力的衡量标准,但又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学习者形成的思维自身。是不是也存在层次?第二,思维的层次是不是也是分阶段形成的?第三,思维的层次与某种思维能力的形成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第四,认知过程是否必然会促进学生建立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随着人们的认知变化,思维能力亦会变化,但认知过程并不一定总是伴随着思维过程的。当我们在组织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建立清晰的思维培养目标,或者没有关注对思维能力的强化,学习者有可能会仅仅是通过某些特定的学习活动验证其知识体系的变化。就学习目标的意义来说,知识的积累或形成指向的是特定学科领域的目标,而思维能力的形成指向的则是未知领域问题解决的目标,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者所达成的认知目标就难以满足其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呈现依赖于认知的变化,思维方式本身亦充满多样性。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思维方式总是共同起作用。但是,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却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轨迹,就是要通过对其思维能力的记录,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在拥有了相应的学科知识以后,是不是具备了运用学科知识去合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借助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层次的认知目标,并结合前文所提炼的思维内涵来描述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形成轨迹,则可以引导学习者从掌握已知世界的知识开始,通过其思维活动的变化,建立解决未知世界问题的能力,其关系如图2所示。


思维轨迹旨在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行为中的思维行为进行记录,以便于教师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思维是一个隐性且充满复杂性的过程,人们在处理外部事物的过程中,思维行为虽然客观存在,但却难以表征,因此,思维形成轨迹的描述,有可能只能体现部分思维行为,而不能够表征思维的全部。再者,当学习者已经形成了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后,他们在处理外部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驾驭力,此时的思维就已经成为了学习者的能力属性中的重要品质,并能够让学习者在而对各类复杂问题的时候,形成优选的解决策略。

(三)从项目实施看如何记录思维能力形成轨迹

教师在设计项目化学习时,有必要追问自己一些问题:为什么需要将项目引入本次学习活动?项目的介入改变的是学习行为还是学习效能?与原有的学习行为相比,有哪些明显改进?会不会滋生一些降低学习效能的副产品?

如果不能够准确回应上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项目化学习变得形式化,行项目之名,却无项目之实,其后果往往是根据执行人片面错误的项目化观念,宣判项目化学习的生死,却不能够真正实现项目之于教育的价值。实际上,一个好的项目设计,它不仅需要支持特定学科领域目标的达成,也要支持未知领域问题解决目标的达成,还要能够明显改善学习效能。换言之,设计项目化学习,就是要通过特定的学习活动组织过程,帮助学习者理解学科领域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理解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内在逻辑,进而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思维同样不应该孤立于具体的问题情境而存在,它需要通过学习者的知识获得过程来发挥其价值。设计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设计如何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在项目化学习中,思维开始于一个项目,结束于一个有效的项目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可以把思维轨迹看作是一个思维的时间线,它记录了学习者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问题解决历程,包括从对问题的准确分析,到对支持问题解决的已有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从对可能的解决方案的分析,到确立最终的解决方案;从对所需要数据的分析,到形成最终的结论等方而。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将会与团队成员一道,通过不断的反思与重构,逐步形成一套自恰的项目完成路径,并能够借助于项目完成的日志、思维导图、学习档案袋等形式记录下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而来考虑如何记录思维能力的形成轨迹。

第一,从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方而来记录。项目的选择与设计往往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但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得到体现,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要考虑如何实现课程标准以及真实世界和思维能力的一致性。在学习者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能够注重体现以下几点:一是项目目标的逻辑性;二是项目目标的具体性;三是项目目标的可测量性;四是项目对提高个体认知能力的促进性等。

第二,从问题解决能力的层次方而来记录。项目通常是以问题来体现其价值的,问题有多种描述方式。我们以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中的“框架问题”为例,框架问题涉及三个层次: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建立迁移意识和能力,为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如何理解内容问题;二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内容问题的完成,达成对单元问题的理解;三是如何跳出具体的问题情境,形成指向学科核心的问题(即基本问题),并建立跨学科的迁移能力等。

第三,从项目的完成过程来记录。项目完成过程中,需要学生个体与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深度互动,通步建立并修正自己的观念,以达成对项目的最佳解决方案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重点记录学生的以下方而:一是如何建立合作的团队;二是如何合理地分工;三是如何确立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四是如何收集所需要的相关数据等。

    第四,从项目的结论形成方而来记录。项目中的主要问题形成的结论是完成项目的基本要求,结论是围绕项目主题进行描述的,但是,项目的最终结果如果仅仅在于帮助学习者得出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结论,那么,无论给学生做多少不同主题的项目,都能够形成一组不同的结论。问题在于,让学生做大量项目的意图何在?项目化学习不是为了帮助学生去解决不同的自然或社会问题,而是要帮助其形成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一些方而来形成结论:一是如何甄别数据;二是团队成员如何表达各自的观点;三是如何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四是成员如伺认同或反驳他人的观点等。

记录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思维轨迹,可以借助于一些协作平台(如博客、协作学习网站、社会性书签等)来帮助学生记录其行为过程(如项目日记、项目知识的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的结果等),并借助于适当的工具(如未来教育项目中提供的思维工具:论证工具、因果图工具、排序工具等)记录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过程,以便于判断学生的个体或集体智慧的生成过程。

学习者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思维历程,可以反映出其对于项目的理解程度,也可以反映出其项目的完成质量。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条体现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思维脉络,最终就可以准确判断其能力状况,并能够为学习者的后续学习建立准确的目标。正如项目化学习所倡导的意义一样,我们参考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层次来描述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形成轨迹。并非说明形成的结论只适用于认知领域目标的达成,我们认为有些思维方式对于动作技能领域或情感领域的目标达成也会有着迁移意义。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16,37(09):22-27.)


本期责任编辑:刘君若 杨茹苑 张秋霞 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