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33-5同济二附中2019校本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0-01-06   来源: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本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2018学年版)

一、特色课程的目标

1.  课程发展目标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立足“科技与人文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人文涵养·理工成才”的育人目标,秉持STEAM教育创新融合的精神,以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发展差异,结合社会需要、学生需求和教师发展需求,积极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式,努力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精心打造以多学科融合、跨学科渗透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确立了“开发、引进、整合、实效”的课程建设原则,以育人目标为导向,整体规划特色课程体系,全面夯实学生学业基础,兼顾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彰显理工特色。基础型课程落实“人文浸润、理工渗透”,拓展型课程强调“学科拓展、多科融合”,研究型课程突出“跨学科学习、创新实践”。

2.  学生发展目标

“人文涵养”即具备核心价值追求与深厚人文底蕴;“理工成才”即具备系统的思维方式与扎实的问题解决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论,乐于实践探索,具有国际视野。学校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即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人格发展)的提升,注重“惠及全体”与“扬长发展”的平衡,既面向全体学生人文和理工基础的夯实,也关注个别学生理工潜质的挖掘,培养具备厚实的科学素养、执著的科学精神、浓厚的理工兴趣、深厚的人文底蕴、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健康的身心素养的同二学子。

3.  教师发展目标

尊重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学科特长,学校以特色课程建设为载体,致力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努力培育一支“精进、拔尖、有特长”的理工教师队伍。“精尖特”的教师对理工特色有着比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围绕“人文涵养、理工成才”的培养目标,主动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方式和逻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实践探索,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二、特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1.  课程设置原则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本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自主开发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设置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  全体普及原则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是涵盖初高中各学段、各年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立足各学段特点,建设相适应的特色课程,并注重课程内容的学段衔接;另一方面发挥高中资源优势,将高中的课程向下延伸到初中,将高中成熟的社会实践活动移植到初中,让高中的特色教师走进初中,实现初高中特色衔接、连贯培养的局面。立足惠及全体学生,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选择理工为特色,重点在渗透理工特色、普及基本知识方法上做文章。如面对全体开设的理科实验课、大师讲坛和同济日等活动。在高一年级的艺术和劳技课上尝试课程整合,开设《数媒艺术设计》课程。同时开始探索以数学课程为基础,体现跨学科特点,能够嵌入基础型课程的《数学建模》课程。

(2)  个体扬长原则

学校现已开发出三大系列理工特色课程群,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中《理科实验》、《3S技术应用》、《地球物理学勘探技术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基因探秘》、《乐高EV3机器人创意设计》共六本校本教材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公开刊行。学校在高中特色课程的实施中采取了“一二三四五”方式:“一”即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一个理工创新项目研究,“二”即每个学生的选修课中必须涵盖理工和人文两类课程,“三”即每个学生每周都至少要参加三门校本课程的学习,“四”即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均开设不同选修课供选择,“五”每周五是固定的理工创新项目研究时间。

(3)  项目化学习原则

项目化学习方式以“个性化、体验式、综合性”为原则,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学一体化”培育学生的理工素养,即鼓励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感兴趣的问题,重在让学生经历一个项目学习过程,掌握一种新知识,应用一项技术,埋下一颗具有创新意识的种子。已开设的项目如基础型课程中《数学建模》、《数媒创意》、《理工实验》等。拓展、研究型课程中的《生物工程项目》、《数字地球项目》、《环境工程项目》、《地质探测项目》、《人工智能项目》、《结构设计项目》、《数媒艺术项目》和《数字化实验项目》等。

 

2.  特色课程框架

(1)  课程体系

同济二附中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理工特色创建的要求,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注重文理相通,强化理科实验,拓展工科应用;在校本课程特色化发展中,聚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地理信息工程、地球物理工程、智能机器人”五大领域,不断拓展“德育融合、学科综合、创新实验、应用实践”等板块,构建以“人文涵养、理工成才”为学生培养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

(2)  课程层级

学校根据课程目的,将课程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普及类:设置面向全校学生修习的基础型课程和限定性拓展型课程。

兴趣类:在自主选修拓展型课程中开设,供不同年级学生选修。

创新类:在研究型课程中,面向参加苗圃计划和开展项目研究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根据学生需要安排。

 

 

 

 

 

 

 

 

 

 

 

 

(3)  课程模块

几年来,学校依托理工资源优势,立足“学科拓展、项目研究、综合实践”三大维度,建设了“理科实验、理工项目、理工实践”三大平台,打造了具有理工特色的STEAM课程体系。

(a)理科实验

理科实验属于限定拓展型课程,是在梳理“理工”知识点的基础上,探索“理工”与基础型课程相关联的领域,秉承“凸显理工,实践为主,联系生活”的理念,开展专题性的学科对接与拓展。例如在高一学年开设的覆盖全体学生的理科实验课程,学生结合个人情况选修,采取小班化教学模式,分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大板块,通过实验为主的课程形式拓展相关领域的学习。理工实验课程在传授学生基本方法与技能的同时,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

(b)理工项目

理工项目属于自选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主要依托学校创新实验室平台,聚焦地理信息、生命科学、环境工程、地球物理、信息工程、数字工程和人文社科等领域,开设形式多样的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选择学习的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项目学习为抓手,以“个性化、体验式、综合性”为原则,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学一体化”培育学生的理工素养,即鼓励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感兴趣的问题,重在让学生经历一个项目学习过程,掌握一种新知识,应用一项技术,埋下一颗具有创新意识的种子。

相关领域

对应课程

依托平台

地理信息

《3S技术应用》

3S工作室

生命科学

《基因探秘》

生命科学实验室

环境工程

《环境检测技术应用》

环境工程实验室

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

地球探测技术实验室

信息工程

《EV3机器人创意设计》

机器人实验室

数字工程

《3DP课程》

STEAM创意空间

科学技术

《威尼尔数字化实验》

威尼尔实验室

数字工程

《数码雕塑师》

数媒工作室

人文社科

《经典诵读》

《演讲与辩论》

图书馆

(c)理工实践

基于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理念,通过开展富含理工特色的社会实践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理工实践课程模块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在不同年段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

类别

高一

高二

高三

科学

实践

安徽巢湖综合社会考察

美国加州地球科学夏令营

国内理工夏令营活动

理工职场体验

走进科普世界

上海崇明生态考察

德国理工游学活动

新西兰理工项目体验

国内科学夏令营

走进科普世界

上海实业考察

深入理工高校

走进科普世界

社会

实践

学军

志愿者服务

学农

志愿者服务

成人仪式

志愿者服务

三、特色课程的实施

1.  渗透、结合基础型课程,贯彻STEAM理念

采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施策略,学校在基础型课程实施中,坚持课程标准,注重校本实际,突出理工特色,重视文理相通,强化实验研究。由于各学科本身的差异,在基础型课程,即学科课程的对接中,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科差异,重视挖掘教材中的理工知识生长点,对接、拓展、渗透“理工”的相关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形成了学科生成点、内容集及校本教材,固化成果和经验。几年来已经形成的显性成果包括:语文组的教研组研修模式、英语组的校本课程标准、数学组的校本教材和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等。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以经典诵读丰富人文素养,以理工课程培养创新能力,以问题解决教学激发科学思维,以体美活动增强身心健康,以综合素质评价引领个性发展,贯彻STEAM教育理念,进而达成“人文涵养、理工成才”的学生培养目标。

2.  融合、贯穿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实施STEAM教育

立足办学实际,采取“校本课程特色化发展”的实施策略,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在梳理对接理工特色同时,探索其与基础型课程各学科关联的领域,在拓展型课程中根据专题进行专项拓展,形成一系列理工特色课程,形成相关课程群,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选择学习的需要。在研究型课程中,学校鼓励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为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学校一般将研究型课程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依托同济大学等高校开设的各类专题讲座和参观访问,目的在于拓宽视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启发学生选择研究方向,辅导研究方法,身临其境感受研究氛围,了解研究过程和研究价值。第二部分是依托学校创新实验室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主确定课题,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以“主体性、体验式、项目化”为特点的项目研究和综合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  拓展特色课程实施渠道,加强课程实施载体建设

在市教委和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每年在财政预算中设立理工建设专项,从实验室配备、教师培训、课程实施、环境建设等方面确保投入,先后投入几百万建设了“3S技术应用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STEAM创意空间”、“威尼尔数字化实验项目工作室”、“数字媒体创意工作室”等一批学校创新实验室,其中生命科学实验室入选上海市创新实验室案例。

自2012学年起,每年9月的最后一天安排全体高一学生到同济大学开展为期一天的“同济日”活动,包括学校介绍、名师讲座、课程体验和院系参观等项目。近年来,学校邀请同济大学的知名教授和专家,每月一次为全校师生开设“大师讲坛”,并开设大量微型课程。每年10月份的第二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也成为我校高二学生“同济日”的活动地点。我校与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科学研究所签署了共建协议,该所岳阳路园区被纳入我校特色活动场馆。借助同济大学的指导与支持,我校在校外设立了多个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每年1月,高二部分学生前往新西兰达尼丁市的奥塔哥大学进行海洋科学方面的研学;每年4月底,高一全体学生前往安徽巢湖开展地质考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农村现状调查等多项实践活动;每年7月,高一部分学生前往贵州开展地质、生物、环保等领域的科学实践;每年9月,初一全体学生到苏州太湖进行环保领域的科学实践;每年11月,高二全体学生到上海崇明开展生物、环保类的科学实践。这一系列实践基地的开发,为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四、  特色课程的评价

1.  对学生的评价

基础型课程中,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如听课情况、书面及口头作业质量)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多次学业水平检测的加权平均值(如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作为结果性评价,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根据所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进行确定,并通过对学生多次评价的分析,对其发展情况做出定性评价。

拓展型课程中,过程性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投入程度、参与情况及长期作业(如一篇读书笔记、一篇小论文等)做出,结果性评价则尝试采用除书面考试以外不同的考核形式,对学生对拓展专题掌握理解情况进行评价,例如考核的内容可以是一篇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也可以是一个小制作或小实验。

研究型课程中,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承担的任务、研究方法的合理有效运用、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出过程性判断。根据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结题报告的完成质量给出结果性评价,评价重点是结论的合理性、论据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适切性。

2.  对课程的评价

同时采用学生调查、教师自评、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从课程目标的合理、教学要求及内容的落实、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和教学效果育人价值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形成校本教材或讲义等显性成果,并根据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修订和调整。

3.  对教师的评价

依靠学生反馈、教师自评和学校考核,参考《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本选修课运作手册》,重点从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知能力、课程结构的设计能力、教学内容的讲授能力、教学过程的组织能力、教学效果的测评能力和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  特色课程的资源与保障

1.  整合资源

学校组建理工特色高中创建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由政府领导、资深校长、大学教授、专业人士等构成的专家团队,引领、指导、跟踪理工高中特色课程的创建工作。通过建立联动机制,与同济大学、华东理工、上海理工等理工类高校开展资源共享与合作,积极探索理工高中与理工类大学双向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加强与上海中科院、上海普教所、华东师大等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争取专业的实验教学指导和技术设备支持,进一步为“人文涵养、理工成才”的培养目标服务。充分利用上海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资源占位优势,借助普陀区优质教育“圈链点”学校的区域共享课程,挖掘市区理工类的科研机构、科普场馆、高科技企业和高端制造业等各类理工教育资源,为学生理工素养的培育提供参观访问、实验操作、前沿探究、职场体验和视野拓展等资源支撑。

2.  制度保障

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课程和教学的领导小组,协同各教研组、教师发展中心、学校发展中心,及时研究、引领、指导、调控和改进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工作。各教研组具体负责课程实施和管理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发动全组教师一起进行研究,总结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积极创设条件,鼓励教师个人或教师团队开发特色课程,并发挥教研组的专业优势,将课程建设作为对教研组发展的考核项目之一,同时鼓励开展跨教研组的合作。从特色项目到特色课程,从微型课程到长期课程,从校内实践到校外共享,从实体课程到网络课程,多种发展渠道提供课程生长的多种可能。在资源保障方面,学校除在硬件方面不断投入以外,同时加大软件方面的投入,从规章制度完善、教师培训进修等方面,保障课程的良性发展。

教研组研修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校本课程研发”两大主题,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重点关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发展,通过创新教研活动形式,追求有质量的教研活动。同时,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跨学科教研也正成为我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主题式跨学科论坛和研讨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之一,多教研组合作开发新课程也已经逐渐推开。物理组和化学组的实验设计项目、生物组的现代生物技术项目、语文组的主题式研修、数学组的基于数学的STEAM课程研发项目、英语组的听说阅读项目和体育组的运动手环项目成为各自教研活动的品牌标杆。《的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研究》、《高中学生数学批评性思维与创造力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高中语文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慕课平台用户黏度之策略研究——以“数码雕塑师初级班”慕课为例》等一大批研修成果得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推进了特色课程的实施。